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113篇
  免费   2741篇
  国内免费   1967篇
教育   95366篇
科学研究   18061篇
各国文化   264篇
体育   10149篇
综合类   8909篇
文化理论   102篇
信息传播   8970篇
  2024年   34篇
  2023年   382篇
  2022年   1688篇
  2021年   2994篇
  2020年   3613篇
  2019年   2587篇
  2018年   1490篇
  2017年   1554篇
  2016年   1950篇
  2015年   3778篇
  2014年   9233篇
  2013年   9224篇
  2012年   11444篇
  2011年   11556篇
  2010年   8458篇
  2009年   7655篇
  2008年   8466篇
  2007年   9967篇
  2006年   9873篇
  2005年   8516篇
  2004年   7167篇
  2003年   6235篇
  2002年   4996篇
  2001年   3852篇
  2000年   2204篇
  1999年   858篇
  1998年   533篇
  1997年   350篇
  1996年   346篇
  1995年   185篇
  1994年   189篇
  1993年   117篇
  1992年   88篇
  1991年   38篇
  1990年   29篇
  1989年   28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1篇
  1984年   16篇
  1983年   15篇
  1982年   21篇
  1981年   11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7篇
  1978年   14篇
  1977年   9篇
  1976年   10篇
  1957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In this essay, Hans-Christoph Koller presents a concept of transformational processes of Bildung in an attempt to redefine the German notion of Bildung referring to actual social conditions of educational processes. According to this conception, Bildung is a transformation of world- and self-relations that can come about when subjects are confronted with problems for which they have no established routines of engagement. With reference to theories of Pierre Bourdieu, Bernhard Waldenfels, and Ulrich Oevermann, Koller looks for answers to three questions: (1) Which concepts and theories are able to adequately grasp the world- and self-relations of subjects going through processes of Bildung? (2) How can the problems that trigger processes of Bildung and that challenge subjects to transform be determined more precisely? (3) How exactly does the emergence of new figures of world- and self-relations take place when we “successfully” complete a process of Bildung? Finally, the essay concludes with an attempt to clarify the normative implications of this theory.  相似文献   
92.
93.
Through this study we compared different informants and different behavior screening tools that are available to screen for behavioral and emotional risk. We examined screening results from 100 students from a high school with a high achiever's magnet program in the Southeastern United States (school demographics: 71% female and 79% black, non-Hispanic). This school conducted behavior screening using both teacher-report via the Student Risk Screening Scale, Internalizing/Externalizing (SRSS-IE) and student report via the Strengths and Difficulties Questionnaire (SDQ). Nonparametric correlation tests were conducted between the SRSS-IE and SDQ externalizing and internalizing scores. Generalized linear regression models were created based on the data (demographics, internalizing, and externalizing scores on both screening tools) to model the two count outcomes (office discipline referrals [ODRs] and absences). Diagnostic accuracy metrics were generated from the scores on both the SRSS-IE and SDQ with the outcome measures (ODRs and absences). Externalizing scores on both screening tools had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low correlations. The ODR model contained two predictors: externalizing score on the SRSS-IE and internalizing score on the SDQ, while the absence model contained grade and the externalizing score on the SDQ. The highest accuracy and agreement values were seen between students with elevated risks on both screening measures and ODRs. The results confirmed that teacher and student reporting, as well as different screening tools, will result in some different students being identified. The choice of informant and screening tools should be dependent on the needs and resources of the school.  相似文献   
94.
随着国家对武术发展的大力支持,近几年竞技武术赛事增多,对运动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观察法等研究方法,从竞技武术套路训练现状的角度入手,分析了当今中国竞技武术套路训练现状,新规则对竞技武术套路及运动员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策:加强竞技武术套路运动科学化训练,加强武术训练与科研的合作。  相似文献   
95.
伴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现代教育技术已经有了质的飞跃,现代教育方式、教学思想与教学目标都受到了现代教育技术的影响。本文主要是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以及思维方法等对现代教育技术对体育教学中的应用进行研究。通过研究现代教育技术对体育教学的优势以及应用得出以下结论,体育教学的借助现代教学技术解决了体育教师边讲解边示范;解决了一些较为复杂技术动作的展示;解决了枯燥单一的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等。因此,现代教育技术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值得体育教师尝试与研究。  相似文献   
96.
国务院印发《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实施方案(2018-2020年)》文件中指出"积极培育‘冰雪运动’体育消费新业态"。在此背景下,立足于消费空间视角,以冰雪文化成为空间消费品为切入点,针对我国冰雪文化消费不足的问题,提出了冰雪文化消费空间的概念。研究发现,冰雪文化消费空间不仅具有经济、社会、文化的内涵特征,而且其体验化、商业化、休闲化、娱乐化的典型特征与文化艺术化、信息网络化、全球国际化的非消费要素相互共存,在空间消费活动中逐渐构建成宏观、中观、微观层面的空间体系。最终,在空间生产语境中,基于"生产-消费"的逻辑,提出了将冰雪文化消费空间正式纳入"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过程追求再生产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97.
竞技攀岩作为新晋奥运项目,探究其起源和演变过程可为我国竞技攀岩的发展提供借鉴、指导及理论缘由。采用文献资料研究和逻辑分析方法,探讨了竞技攀岩的概念,分析了竞技攀岩诞生的装备和技术基础、社会文化背景,以及三个发展阶段的主要特征。研究表明,竞技攀岩是攀岩运动中符合现代竞技体育特征的部分,是攀岩运动"竞技体育化"的结果;器械装备升级提供的技术基础和战后复兴的历史背景,共同促成了竞技攀岩在苏联的诞生;竞技攀岩的演变经历了苏联时期的普及化与国际化尝试、UIAA主导的竞技攀岩国际管理体系与赛事体系建设、IFSC引领的奥运发展新时期三个阶段;竞技攀岩的后奥运时代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  相似文献   
98.
从感觉训练、概念发展、行动技能、定向系统、求助技能、安全议题、小区资源与大众运输系统七个方面选取50项能力指标,对海峡两岸64名担任定向行走课程的教师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被调查者认可这50项能力指标;定向行走教师对自己的课程与教学专业能力认可度多为中等,需要进一步作培训。同时发现,在定向行走课程与专业能力各向度的重要程度上,海峡两岸定向行走教师的认知有显著差异,各向度胜任程度的差异更加明显;而定向行走教师的年龄对定向行走课程与教学专业能力在重要程度和胜任程度上并没有显著差异;海峡两岸担任定向行走课程的教师,多数认为有培训的必要。建议将重要性在3.5以上的题目编制为《定向行走专业能力检核表》;将定向行走专业能力胜任程度在3.5以下的向度作为定向行走师资培训的参考。  相似文献   
99.
李丹 《教育教学论坛》2020,(13):347-348
在信息化时代,传统的课堂教学已经难以满足学习者的要求,网络碎片式学习成为一种潮流。然而,教师必要的指导和示范作用是线上学习所不具备的。混合式教学涵盖传统与现代、线上与线下教学模式,是现阶段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结合民族类院校学生构成的特点,混合式教学为重构大学英语课程提供了新的指导方向。  相似文献   
100.
通过对高校体育教务部门、用人单位领导、毕业生等25位人员深度半结构式访谈,运用扎根理论,对访谈内容进行质性分析,对体育院校健美操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要求、课程设置以及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提出建议。为各体育院校艺术类专业制定专门的健美操人才培养方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